宋孝宗股票配资怎样操作股票配资怎样操作
一辈子经历过三次改名,从赵伯琮开始到赵瑗、赵玮,再到登基后又改名为赵昚(
shèn
)。
他是南宋的第二位君王,但是之前的皇帝赵构却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宋史·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建炎元年十月戊寅生帝于秀州青杉闸之官舍
宋高宗赵构的私生活也算极为倒霉,自己先是被金军吓得丧失了生育能力。
后来潘贤妃给他生的唯一儿子更是被摔碎的香炉吓得一命呜呼。
但尽管如此赵构却一直没有向金国讨要自己的侄子,反而决定将皇位还给了太祖赵匡胤的后人。
展开剩余88%在南宋曾经与赵构有关系的皇室,几乎都在靖康之变中或被俘虏或被诛杀。
唯一还有点血亲关系的也就只剩下了当年太宗赵光义长子,赵元佐的后代。
但在赵构眼里这点血缘关系和太祖的后人没什么区别,立赵匡胤的后人或许还能获得更大的好处。
其实民间一直流传着赵光义害死赵匡胤的流言,更令人吃惊的就是之前攻打北宋时金军将领长相酷似赵匡胤,
连朝臣们都开始疑神疑鬼,更别提下面的无数只眼睛。在政权不稳的时期,这种流言不得不让高宗谨慎对待。
赵构率先表示要在太祖七世孙的“伯”字辈中选出一个来继承大统,
赵构正是六世辈所以选七世孙也算符合礼法。
终于在公元1132年,南宋正式开始了筛选七世孙的工作。
当时全国符合条件的一共有一千余人,经过数次筛查和多轮筛选到最后仅仅只有两人有资格走进皇宫。
一略胖一略瘦,一活泼一沉稳,沉默的瘦子叫做赵伯
琮
,那个胖胖的七世孙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有一部分猜想是后来进宫的
赵伯玖(赵璩)。
刚开始高宗并不喜欢木讷的赵伯
琮
,反而对胖小孩极为看好。
正当高宗准备让赵伯
琮
出宫时,意外发生了。
一只猫突然窜进了大殿,胖小孩玩心极重飞起一脚踹向了小猫。但反观赵伯
琮却
目不斜视依然很恭敬地站在旁边。
高宗见此也是不无感慨,这个赵伯
琮
可真是
少年老成
。于是就将他留在宫中交给张
婕妤亲自教导。
但此时的
高宗
还心存幻想,或许自己还有机会再生一个儿子出来。
这种想法下的赵构也就没有给赵伯琮任何名分只是在第二年让他改名,赵瑗。
“瑗”这个字很有讲究,古语为“大孔璧,人君上除陛,以相引”,意思是古代帝王的手是不能让别人碰的,所以用来隔开的物件就是“瑗”这种玉璧。
隔开的不是人,而是君王和人臣之间的区别。这说明高宗在某些程度上高宗对赵瑗的存在表达了信任。
可惜刚刚出现对赵瑗有利的苗头时,后宫中却发生了变故。
赵构的嫔妃吴才人也希望能有个儿子抚养,于是赵构找来另一个太祖的七世孙,秉义郎
赵子彦的儿子赵伯玖(赵璩)。
但这个举动却意外的引起了文官集团的不满,皇子越多,皇位也就越发扑朔迷离。
双方如果发生了派系之争,很有可能让这个刚刚稳固下来的南宋政权瞬间分崩离析。于是百官希望可以早日立太子。
皇位上的赵构如今也很迷茫,万一自己有了子嗣,那这个江山到底该给谁?
只能不管谁劝立储都视若无睹,不表姿态。
这种视若无睹一直持续到了1143年,赵瑗十六岁的时候。
这年年末家乡秀州传来了一个噩耗,赵瑗的生父赵子偁不幸去世。
但在这种紧要时期,一旦离京回乡很有可能终生与皇位失之交臂。
所以与另一个皇侄
交好的朝臣,例如秦桧等纷纷上奏希望能让赵瑗赶快回乡守孝。
此时已经进封皇后的吴才人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义子赵璩能登上皇位,
后宫的韦太后虽未表态但明里暗里也都是在支持
赵璩。
可惜赵构的心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他认为与赵璩之间只是叔侄之情,反而赵瑗与自己更像是亲密无间的父子。
只可惜国法无情,即使无奈赵构也只能让赵瑗回家以全孝道。
在得知自己的安排后,赵瑗并没有向任何人表现出不满只是默默地收拾行囊准备回乡,但也正是这种态度更加的让高宗心中有愧。
时间过去了三年,赵瑗的守孝也马上就要结束。
这三年间京城的
赵璩得封恩平郡王,与赵瑗的普安郡王地位相当,被称为“东西府”。
可惜秦桧和韦太后的一再地努力也没有让赵构改变心意。反而到最后因为年老体衰,两位“
璩党”也都
在1155年和1159年先后去世。
在一次科举考试中,晋原人阎安送给赵瑗一次完美的助攻。
在举行的科举策论中,阎安洋洋洒洒的写下数千字道尽了太子空悬的祸患。
赵构深以为然钦定其为探花,同时决定用二十位美女作为两位郡王的最后一次考察。
但经过几天后的调查发现只有赵瑗的十位美女是完璧之身,正是这个结果也让赵构彻底拿定了主意。
公元1160年,高宗亲笔书“
瑗可立为皇子,改名玮
”,群臣得知后纷纷弹冠相庆。
而
赵璩则是
加恩称皇侄,迁开府仪同三司,
判大宗正事。
就这样一直悬而未决的太子之位以赵瑗的改名而告终。
次年金朝完颜亮率军南侵伐宋,太子赵玮不畏艰险亲往前线督战,文臣武将也都尽皆信服。
回朝后,赵构看到文武都对赵玮赞不绝口也就有了禅让皇位的心思。
怎料太子赵玮在听说这个消息后接二连三地拒绝高宗,最后还是高宗用利害关系才成功说服了赵玮。
禅让当天赵玮依然保持初心待父极孝,不坐龙椅地侍奉在赵构的身边。仪式结束后又冒着大雨亲自将赵构送回宫中。
赵构也曾垂泪感叹,
“吾心安矣”。
上任后不到一月,改名赵昚的宋孝宗专门为岳飞平反,复原官,以礼改葬。
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武昌郡开国公、食邑六千一百户、食实封二千六百户。
宋孝宗的一个“孝”字可谓极其贴切,可以说这就是南宋绝无仅有的贤德皇帝。
在位二十五年对内施仁,对外施义。
最终在1194年6月,赵昚不幸染病去世,享年68岁,庙号
孝宗。
发布于:天津市